杨瀚森打不过的鱼腩,大球时代我们看不起的爵士,到底什么水平_内线_1_NBA

作者:米妮小小编发布时间:2025-10-21 07:05:23阅读次数:0

犹他爵士,这支上赛季在西部联盟中挣扎求生,胜率仅为20.7%的球队,真的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不堪一击吗?为何在崇尚速度与空间的NBA大球时代,人们常常低估他们的实力?而那个被爵士击败后,罕见落泪的中国新星杨瀚森,又该如何解读这场失利?

图片

开拓者与爵士的比赛结束后,人们捕捉到了杨瀚森低头拭泪的画面。尽管他轻描淡写地说只是“掉了几颗小珍珠”,但能让这位年轻球员感到沮丧的对手,绝非等闲之辈。

图片

“被低估”绝非空穴来风。在与开拓者的交锋中,爵士摆出了一套堪称“死亡五大”的阵容:凯斯勒、马尔卡宁、菲利波夫斯基,三位球员的身高均超过210公分,就连司职二号位的米哈伊柳克也拥有201公分的身高。先发五虎中,四人身高超过两米,三人超过2.1米,如此恐怖的平均身高,即使是同样强调内线的休斯顿火箭也难以匹敌。

图片

面对这支内线高塔林立的爵士队,杨瀚森的发挥受到限制几乎是必然的。不仅仅是因为爵士“三塔”在体型上不逊于他,更在于他们在经验、对抗和技术层面的全面碾压。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场比赛:爵士需要祭出“三塔”阵容来应对,恰恰说明了他们对杨瀚森潜在威胁的忌惮,这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尊重。

当然,爵士能在“大球时代”获得“被低估”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内线。这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在联盟中也名列前茅。替补席上,他们还坐拥211公分的努尔基奇、208公分的乐福以及能摇摆于四五号位的203公分的李凯尔。甚至,身高213公分的班巴,在爵士也只能担任饮水机管理员,而在其他球队,他至少能争取到一个第三内线的名额。由此可见,爵士锋线位置的竞争是何等激烈。

显然,爵士管理层热衷于囤积高大球员。他们甚至将一份双向合同给予了身高203公分的刚果前锋奥斯卡-希布韦。如果只看体型和身高,这支爵士绝对能跻身联盟前五。可惜的是,他们薄弱的后卫线,以及缺乏出色的双能卫,导致他们上赛季在西部垫底。但这与杨瀚森并无直接关系,因为他所面对的,恰恰是爵士的长处——强大的内线群。在这样的对抗中头破血流,实属正常。

除了爵士的长人阵,开拓者自身对杨瀚森的使用也值得商榷。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主教练比卢普斯似乎刻意减少了给予杨瀚森的战术支持,而是直接将他推到内线,与那些身强力壮的对手肉搏。这种类似于“斯巴达式”的培养方式,旨在磨砺杨瀚森的内线技巧和对抗能力。别忘了,比卢普斯是本世纪初那支铁血活塞的灵魂人物,以大心脏和敢打敢拼著称。一位铁血教练是不会培养温室花朵的,杨瀚森注定需要在波特兰变得更加强硬,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不必责怪比卢普斯的“狠心”,或许这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的。毕竟,在大球时代,杨瀚森未来面对高大内线将成为常态。如果不能提前适应,那么今年可能不仅仅是他进入NBA的第一年,也可能是他的最后一年。真金不怕火炼,杨瀚森是金子还是一块废铁,放到NBA这个大熔炉里熔炼一番,自然会见分晓。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