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群:这次篮网第一个决定来打中国赛,离不开蔡崇信的推动-NBA新闻
10月10日讯 今日NBA中国赛,篮网将在澳门对阵太阳。
对此,解说苏群发文谈到了NBA中国赛的话题。
原文如下:
时隔六年,NBA在澳门又办中国赛,今天晚上太阳对篮网。
一些大型外媒都对此做了报道,比如几大通讯社、BBC、CNN、CNBC等,标题略有不同,但大同小异,说的都是时隔六年NBA小心翼翼地重返中国。
不了解情况的,以为过去六年NBA从中国消失了。
当然这些外媒都不是专业的体育媒体,所发的NBA中国赛报道,是从中美关系的视角出发。为了加强“NBA重返中国”这个概念,这些媒体还无一例外提到了今年夏天NBA巨星库里、詹姆斯、约基奇纷纷来中国卖鞋子。
中国球迷当然知道不是这么回事。通过腾讯、咪咕等数字平台,他们从来没有中断过看NBA比赛,现在也能在央视看,每天在线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了蜜和黑争论不休。库里可不是六年来第一次来中国,断断续续还有欧文等其他巨星来过,只是詹姆斯很久没来而已。
NBA设在中国的公司也从来没有撤回过,现在估值已经到了50亿美元。NBA中国公司只是比过去更加低调了,把自己当作普通的外企,但始终在发展。为了适应当下的互联网,他们甚至开设了MCN机构孵化网红,还大大加强了数字平台的建设。杨瀚森从青岛队去参加选秀并成功登陆NBA,NBA中国公司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只是非常低调。
但是以时政为主的外媒,通常不会从体育的角度去看待一个体育事件,他们不能理解,在中美关系如此复杂的局势下,NBA为什么还会“重返”中国。如果站在中国的视角,你就能很容易理解,中国赛的举办是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
首先,NBA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中国赛六年没有举办,既有那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的原因,也有疫情的原因。
其次,中国始终没有改变改革开放的方针,更不会对NBA这样的职业体育组织关上大门。让NBA这种拥有大量年轻受众的职业体育组织来华经营、投资和表演,更能显示我们国家的坦荡和自信。
那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个内地城市,而是澳门,来举办中国赛呢?
用澳门来试试水的心理是存在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这里确保能赚到钱。
澳门是亚洲娱乐业中心之一,拥有现成的高端办赛条件;澳门地处中国正在大力打造的大湾区;娱乐业巨头金沙集团有强烈的办赛愿望,出手阔绰,他们收购达拉斯小牛队没多长时间,希望在NBA有更多的参与。
了解了这些,你会发现那些时政外媒嗅到了一些信息,却又无法深入解读,因为他们仍然从六年前的角度来观察NBA在中国的推广。
NBA只想赚钱做生意,但同时要面对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的环境,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因为现在的互联网越来越呈现量子特性,在看到那只猫之前,你无法确定它在哪里,活着还是死了,打开箱子会不会跳出来挠你一爪子。
互联网正在更深入地改变这个世界,彼此可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容易,但又在营造一个又一个新的信息茧房,相互了解并不比过去更多,一个简单的篮球商业比赛反而被赋予过多的解读。
在美国同时了解双边国情和文化的人并不多,有心联结桥梁的人更少,蔡崇信老蔡算是一个,这次是篮网队第一个决定来打中国赛,离不开老蔡的大力推动。六年前风波乍起时,也是老蔡主动发表长文,从文化隔阂和中国历史的角度跟美国人宣讲,但效果甚微,因为你无法让不想听的人听懂。这次他带队来澳门打中国赛,就是把宣讲变成行动,尽可能让更多的人走出信息茧房。
作为中国这边重要的文化桥梁,姚明这次也去了澳门。我向来欣赏姚明说话的智慧,前不久他又说了一段金句,那是在今年6月上海美国商会成立110周年纪念会讲话中的一段:
“有中国的朋友常常问我,为什么篮筐高度恰好是3米05,而不是3米整,或者3米10?然后有美国朋友跟我说,因为刚好是10英尺。
“篮球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我们要学会跳到另一边去看看。”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