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辩论题2,国内球员走出去,还是请欧洲二流球员进来_联赛_沙特_水平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欧洲二流球员”指的是那些效力于欧洲第三和第四级别联赛的球员,而不是那些在欧洲二流联赛(如英格兰冠军联赛、德乙等)效力的球员。我的看法是,像日本和韩国联赛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尽管在本国联赛表现出色,但当他们来到欧洲的二流联赛时,通常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甚至会在一开始坐在替补席上。所以,对于那些认为欧洲二流联赛水平较低的球迷来说,可能是误解了这个层次的竞争水平。
至于国内球员,如果他们具备足够的实力走向欧洲,那早就有机会了。需要澄清的是,即使有企业愿意出资帮助,按照目前中国国内顶尖球员的水平,他们依然难以进入欧洲的主流联赛。欧洲俱乐部的运作非常专业,主教练和球队的管理层之间有清晰的分工,董事长干涉主教练工作是行不通的。在此之前,沙特足协和西班牙足协曾达成协议,沙特球员的工资由沙特足协承担,并且额外支付给西甲俱乐部一笔费用,但这些沙特球员依然无法获得出场机会,这也说明了外界的干预无法改变球员的实际表现和地位。
既然现有球员难以走出去,那么中国足球只能选择从欧洲引进球员。这些球员通常是那些年纪渐大的、即将退役的二流球员,或者是那些在欧洲第二、第三级别俱乐部,已经没有出场机会的年轻球员(一般是二十五岁以下),他们的薪资一般在2000到5000欧元之间。如果将他们招募来组成球队,整个球队的年支出大约在五千万人民币左右,这笔开支可以通过出售球队冠名权等方式来弥补。
不少人可能会好奇,谁会为这些欧洲二流球员出钱呢?其实,关键在于中国足球需要打破中超这一相对封闭的圈子,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么能够培养出更多能够走向欧洲的顶尖球员,要么就需要在国内通过引进这些即将退役的球员来提升联赛的水平。
总之,中国足球不能再停留在中超这个与世界足球有隔阂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了,必须要么走出去,成为国际足球的一部分,要么通过引进外援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