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阿隆索会在战术上偏向控球打法,将会强调球员持续施压
北京时间5月25日,皇马官宣阿隆索出任新主帅的消息,《马卡报》分析了即将执教皇家马德里的阿隆索最常用的战术体系。
《马卡报》指出,哈维-阿隆索即将迎来其短暂教练生涯中的最大挑战。执教皇家马德里意味着要面对教练席上的最高要求,而且他是在一个非同寻常的赛季接手,并且即将面临世俱杯的挑战。他的到来不会带来彻底的变革,但在战术风格上会有所调整,而另一方面,皇马迫切需要在战术结构上进行改进。
至少从他在皇家社会B队以及勒沃库森的表现来看,情况确实如此。哈维-阿隆索刚到勒沃库森时就明确表示:“我们想要踢现代足球。这意味着:有球无球都要保持高强度,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德国取得成功之后,他似乎也不会改变太多想法。专为俱乐部和教练设计的数据分析平台COACHINSIDE的数据显示,哈维-阿隆索在进攻和防守方面都能保持球队的高水平表现,与同级别教练相比毫不逊色。而且,他所做出的大部分换人都对比赛结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哈维-阿隆索远不止于此,还有几个方面,他可能会给皇家马德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中卫体系
阿隆索的到来最大的变化在于比赛阵型的改变。在皇家马德里,人们习惯于采用四后卫的阵型,不仅在安切洛蒂执教期间如此,在他之前的教练也是如此,4-4-2和4-3-3阵型最为常见。偶尔也使用过五后卫的阵型,但要追溯到八冠王时期的皇马才能看到经常采用的其他阵型。博斯克当时使用三中卫(伊万-坎波、埃尔格拉、卡兰卡)和两个边后卫改打边前卫(萨尔加多和罗伯托-卡洛斯)。
看起来,要习惯看到哈维·阿隆索排出的三中卫阵型了,边翼则更多地出现在中场。也就是说,他的想法是采用在勒沃库森时用得很成功的3-4-2-1阵型,或者退而求其次采用3-4-3阵型,不过在失去控球权时他会做出调整,试图排出四到五人的防线。这一点,阿隆索已经告知了皇马俱乐部。
阿隆索在勒沃库森的案例
在这种战术安排中,边翼卫的重要性达到了顶点。弗林蓬和格里马尔多在球队的战术体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是除维尔茨之外助攻最多的球员。但他们的影响力不仅在于进攻时的前插,还在于无球时对球队的支撑。当球在中路运转时,两人会与中后卫一起形成五人防线;而当球在边路时,他们则会变阵为四后卫。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球权的边翼卫(如下图中的弗林蓬)在中场线附近进行压迫,而另一名边翼卫则留在后方。因此,很明显,当没有球权时,阵型会发生变化:从三线阵型转变为几乎总是更传统的四线或五线阵型。
从控球体系转变为无球体系
皇马是否适合
在这一整套理想方案中,有一个未知数,那就是哈维·阿隆索的位置选择,因为这似乎会影响到好几个人。卡瓦哈尔是踢边后卫还是改踢中后卫?巴尔韦德是踢边后卫还是更适合踢中场?这只是可能出现的一些疑问。
无论如何,阿隆索也不是某个体系的顽固信徒。他不仅是一位能根据球员特点调整战术的教练,还能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做出改变。在率领皇家社会 B 队升入西乙联赛时,他就曾根据球队的新情况做出调整,让球队在更长的时间内进行防守,采用更紧凑的阵型。
阿隆索曾表示:“在勒沃库森,上赛季3-4-2-1阵型效果极佳,因此在52场比赛中我有36场采用了这一阵型。但本赛季这一阵型就没那么可靠了,所以我也尝试了其他阵型。直到11月底,球队一直坚持使用这一阵型。从2025年初开始,我只有一半的比赛使用这一惯用阵型。从那以后,我尝试了其他阵型。”
哈维阿隆索最常用的阵型
在保持三中卫体系的同时,他也使用过3-5-2阵型,并且在使用四后卫时也毫无顾忌,更倾向于4-2-3-1、4-4-1-1或4-4-2阵型。有趣的是,他往往在面对强敌时选择四后卫,比如对阵拜仁、多特蒙德、国际米兰或马德里竞技等球队时。
阿隆索在 2024 - 2025 赛季采用的阵型:
3-4-2-1(28 场比赛)
3-5-2(8 场比赛)
4-2-3-1(5 场比赛)
4-4-1-1(2 场比赛)
3-4-1-2(2 场比赛)
3-4-3(1 场比赛)
4-4-2(1 场比赛)
所有迹象都表明,阿隆索在新赛季开始时将拥有一支顶级阵容,但在如何将这些球员融合在一起、以何种顺序安排他们,从而构建出一套具有辨识度的战术体系方面,他将面临真正的挑战。另一个重大考验将是管理更衣室:与众多球星共处一室,处理好他们的自负情绪,并保持那种安切洛蒂所擅长掌控的微妙平衡。
阿隆索战术上偏向持续施压
另一个即将出现的重要变化是皇马在无球状态下的表现方式。在安切洛蒂执教时期,皇马变得更加被动,不再积极上前逼抢对手的出球。2021年他重返伯纳乌时,原本打算采用高位逼抢的战术,但在赛季初丢球较多且丢分的情况下,他决定改变策略,让球队整体后撤。这一改变奏效了,从那以后,他一直沿用这一战术安排,本赛季更是如此,三名前锋也不怎么参与逼抢。
但这并非哈维·阿隆索的想法,他一直主张持续施压,而且这种施压是从前场发起的。本赛季勒沃库森每场平均施压12.6次,这一数据在德甲排名第三(仅低于美因茨和拜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要说的是,在过去两个赛季中,勒沃库森在五大联赛中控球时间占比排名第四。
每个队伍获胜、失利和平局所花费的时间百分比
《马卡报》表示这么分析是因为当一支球队在比分上不占优势时,往往会更倾向于施压,试图扭转比赛局势。然而,勒沃库森却并非如此。通常情况下,无论比分领先与否,他们都会保持施压态势。
这种向前推进的能力在进攻端至关重要。他们49%的抢断发生在对方半场的最后40米区域。这意味着每场比赛在对方半场能有16次抢断,其中8.4次发生在最后40米。在德甲联赛中,只有拜仁慕尼黑的这一数据比勒沃库森多,而且在五大联赛中,勒沃库森的这一数据也排在前15位。
勒沃库森的防守动作和抢断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转化率(即射门转化率)为 14%,在德甲联赛中排名第六低。
球员间主要配合
安切洛蒂在进攻端主张自由发挥,相信锋线上的天赋即便在球队后防吃紧时也能解决问题。而阿隆索则注重秩序。他希望球队结构严谨,丢球后能立即施压,推进时机制清晰且训练有素。他的足球理念明确:始终掌控比赛。他的球队以快速传球、持续移动和不断冲击空当而著称。
“传球的质量让我们掌控了局面,尤其是在第一阶段,防守队员和中场球员之间。但之后我们必须改变节奏。我们必须跟在中场球员身后”,他在某个场合这样说过。这是他在勒沃库森时完善的一种机制,球队也因此成为最可靠的球队之一,以向前传球以及在压力下通过纵向传球突破对手和识别传球线路而著称。
勒沃库森通过传球所展现的竞技表现
在创造阶段,边翼球员在3-4-2-1阵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找到纵向传球线路,并与中场线之间的球员建立联系。而中场球员则经常背身接球,并有意在压力下接球,目的是吸引对手,然后通过传球到空当区域来惩罚对手。他们通过所谓的“第三个人”来形成三角形,从而实现这一目标。
更仔细地看看这段比赛中的例子,勒沃库森在对阵圣保利队时从后场出球。对方的进攻球员向控球者逼近,控球者将球回传给中后卫。这名中后卫等待对方施压后再把球传给中场的另一名球员。
此时,当接到球时,他等待着吸引中场的对手,从而在对手身后制造出空间。这时,他与发起这次配合的队友重新会合,而队友则等待着将球向前传给中路失去平衡的对手。
勒沃库森还在高级位置使用这样的战术来突破防线。这里有一个快速示例。
阿隆索偏向控球打法
哈维-阿隆索喜欢掌控比赛,但并非刻意为之。阿隆索希望他的球队能持续将球控制在对方的最后三分之一区域。其理念是尽快将球推进,以便在对方禁区内施加压力。
如果采用“场区倾斜度”这一衡量标准,即考察一支球队在对方禁区内的控球率与对手相比的情况,阿隆索在勒沃库森效力的两个完整赛季里,该队在五大联赛中排名第五(68.1%)。只要看看排名靠前的那些“常客”,就能明白在阿隆索的指挥下,这支德国球队处于怎样的水平。
过去两个赛季“五大联赛”的主场优势情况
这不仅仅是触球的问题,而是要制造威胁。为此,无球球员的跑动至关重要。这里也有一个明确的理念。哈维-阿隆索强调在防守队员身后移动,以及在禁区内占据空间以便接球和射门,还有纵向和横向的支援以突破对手。这些方面,勒沃库森的表现都高于其他球队的平均水平。
勒沃库森的进攻表现
很明显,哈维-阿隆索喜欢控球打法,通过这种战术安排,勒沃库森的大部分进球都是在控球阶段打进的。然而,球队在防守转换阶段丢球较多。皇马在这方面要小心。
这是哈维-阿隆索将带到皇马的主要理念。无论如何,阿隆索非常清楚,这一切理想都取决于一个基本前提:球员的质量:“我们知道我们想做什么。然后,其他事情也得发生。球员的天赋必须展现出来。而这些是无法过多训练的。”
